收購相機 相機收購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Fujifilm GFX50S II 於去年九月發表,距今約半年的時間小編才有機會一親芳澤,因為借測檔期一直橋不攏,彼此時間剛好都搭不上,終於趕在二月下旬喬到了 GFX50S II,不過測試時間僅有一週左右加上當時的連日大雨讓吉姆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汗顏。回到主題,富士在 2017 年 01 月發表的 GFX50S 正好就是本篇主角的前身,也是富士第一款數位中片幅相機,雖然前後代的影像畫素同樣控制在 51.4MP,不過體積、重量與結構設計上倒有明顯的相異之處。
而 GFX50S II 相較於前代甚至是自家的其它中片幅相機有哪些優勢呢?首先超有感的 5 軸 6.5 級機身防手震能有效帶來穩定的影像表現,再來裝上電池與記憶卡後的重量不過 900 公克,更緊湊的機身設計也讓 GFX50S II 更利於手持作業,更可透過「畫素位移多重拍攝」合成畫素高達 2 億的靜態照片。
GFX50S II 外型設計幾乎是完全承襲自 GFX100S,機身由鎂合金製成,在機身 60 個不同的位置採用密封點,可以應付惡劣的天氣而且可應付 -10°C 的低溫環境;體積為 150 × 104.2 × 87.2(mm),重量僅 821 公克加上兩張記憶卡與鋰電池後的重量則是 900 公克。
GFX50S II 搭載 43.8 x 32.9(mm)的背照式感光元件,焦長轉換倍率為0.78x,是傳統的拜耳式感光元件而非富士 X-Mount 的 X-Trans CMOS,畫素高達 51.4MP 同時搭配 X-Processor 4 影像處理引擎,可以拍攝 14-bit 的 RAW 檔,機身防手震也支援到 5 軸 6.5 級,這也是 G-Mount 相機中的資優生,這對原生畫素高達 51.4MP 的 GFX50S II 來說更能減少手持拍攝的微震情況,基本上低於安全快門 3 級左右作業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俯視時可以看到握把深度所帶來的穩定性,因此搭配 GF80mmF1.7 R WR 這顆鏡頭在單手拍攝時,亦能賦予穩定的握持效果。左肩的拍攝模式轉盤與前作 GFX50S 截然不同,更可以說是 GFX100 的翻版,以獨立鍵再搭配轉盤模式作切換,接著看到「MOVIE / STILL」的切換鍵,這可以立馬改變 GFX50S II 的拍照及錄影模式。曝光模式轉盤上設有 Lock 鍵這沒啥稀奇,但我覺得最值得讚許的是 GFX50S II 除了常見的 P/A/S/M 之外,額外有六組拍攝參數可儲存,棚內、外景、人像、風景、運動、微光…等題材只要事前設定妥當,立馬就能切換到你預設的參數及機身設定值,這功能真的很實用。
GFX50S II在右肩上的多功能黑白螢幕,解析度為 1.8 吋 6.9 萬點,其功能與 GFX100 如出一轍,單一畫面就可用來顯示完整個曝光參數、畫質、白平衡、軟片模擬、曝光補償…等資訊,還可切換成轉盤模式,方便掌握當下轉盤的參數值,另外一個有趣的就是可用來顯示「直方圖」,方便攝影師隨時掌握現場光線。按壓側邊「按鍵」機頂指示窗會亮燈且以白底黑字來顯示,方便使用者在微光環境下作業。
機背的獨立鍵也不少,包括獨立的對焦模式撥桿、對焦搖桿、兩組指令轉盤、電子觀景窗、翻轉螢幕…等等,其中電子觀景窗的解析度為 0.5 吋 369 萬點,放大倍率來到 0.77x。對焦搖桿的尺碼明顯比 X-Mount 機身大一截,操作起來的手感明顯也比較優,透過這個搖桿可以完成機身多數的設定;對焦模式撥桿位在電子觀景窗的右邊,可快速切換單次對焦、連續對焦及手動對焦。
GFX50S II 延續了 GFX100S、GFX 50S、X-T4 的翻轉螢幕,可向上 90°、向下 45° 和向右 60° 調整螢幕角度,也就是以直幅構圖時機背螢幕可側翻來進行低角度的取景,這樣的好處就是構圖畫面可以維持在光軸上,拍攝時也相對直覺許多。機背螢幕的解析度為 3.2 吋 236 萬點且支援觸控操作,不過觸控操作僅能在 Q 選單下進行,這倒是有點可惜。
GFX50S II 支援大容量且傳輸效率佳的 SDXC UHS-II 雙卡槽,不過我還是建議搭配 UHS-II 記憶卡較能避免卡彈的情況,畢竟它的畫素可是高達 51.4MP ,若有 3fps 的連拍需求時,你肯定會需要它的。
GFX50S II 的機身左側設有麥克風及耳機監聽孔,另外有 Type-C 傳輸孔、Micro HDMI 輸出埠以及 PC 同步線插孔,這裡的 Type-C 不僅支援檔案傳輸亦可作為充電用途,出門在外靠行動電源就能搞定電力的部分,也能省下電池添購的費用。
原廠搭配的鋰電池型號為 NP-W235,從官方提供的數據得知 GFX50S II 充飽電後可拍約 455 張的靜態照片,或是 140 分鐘的 FHD 30fps 影片。
在進行 GFX50S II 的相關測試之前,我尚未深究它的相關功能,不過拍攝過程中卻很明顯能感受到機身防手震的輔助,查閱官方資料後才知道它居然擁有 5 軸 6.5 級的機身防手震,硬是比 GFX100S 的 5 軸 6 級多出一點,但實用性如何還是要親自測試才會有結果。
當下搭配的鏡頭為 GF80mmF1.7 R WR,換算等效焦段為 62mm,因此 1/60s 可視為它的安全快門。以下我分為 6.5 級(快門速度 1.5s)/ 6 級(快門速度 1s)/ 5 級(快門速度 1/2s),這幾個項目來進行測試,分別拍十張來檢視最終結果。6.5 級防手震測試結果僅有 1/10 是我可以接受的,再來 6 級防手震測試的成功率提升至 4/10,最後 5 級防手震測試的功率約有 6/10;如果可用 3~4 級的快門補償速度來作業的話,相信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一週的時間體驗下來,GFX50S II 可以說是 GFX100S 孿生兄弟,兩者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畫素大小與錄影畫質上,GFX50S 很尷尬的只提供 1080p 的錄影規格…先不論用不用得到 4K 這件事情,2021 年 09 月發表的中片幅 MILC 只給 FHD?是反璞歸真還是復古潮流?這下我也是一頭霧水了…
高畫素最擔心遇到快門釋放所帶來的「微震」,這點在 GFX50S II 身上倒是不用擔心,首先它的快門震動抑制相當好,再來 GFX50S II 內建 5 軸 6 級的機身防手震,就算低於安全快門值 2~3 級也可以放心按下快門鍵。最後就是優缺點整理以及大圖分享的時間啦!
◎ 擁有良好的握感與緊湊的機身,且具備中片幅優勢
◎ 具備出色的動態範圍,可善用內建的 DR 功能
◎ 內建 5 軸 6.5 級機身防手震,支援拍照及錄影
◎ 機頂資訊窗尺寸大且功能豐富
◎ 機背螢幕支援三向可翻折,更有利於直幅低角度構圖
◎ 支援畫素位移多重拍攝功能,可合成單張 2 億畫素的影像
可以改進的部份:
◎ 錄影畫質僅提供 1080p 30fps,不支援 4K
◎ 期待未來主選單也能支援觸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