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筆電 筆電收購 高價收購筆電 回收筆電 筆電回收 二手筆電 全新筆電
ASUS 旗下平價定位的軍規電競筆電系列 TUF Gaming,在 2022 年初 CES 期間帶來全新的 TUF Dash F15 與 A15/A17 (2022) 新機,除了用上最新的硬體與散熱技術,全系列更支援獨顯直連功能,同時機甲造型與識別元素也持續進化。JB 這次也借到御鐵灰版本的 TUF Gaming A17 (2022) 搶先實測,該機搭載 AMD Ryzen 7 6800H 處理器與 NVIDIA GeForce RTX 3060 獨立顯卡、16GB DDR5 記憶體,而 17.3 吋的 FHD 螢幕也進一步縮窄,令遊戲娛樂體驗更為沉浸。
2022 年式的 TUF Gaming A17 筆電造型改變十分有感,在 A、C、D 件都經過重新設計,尤其筆電上蓋 (A 件) 這次共有 Mecha Gray 機甲灰和 Jaeger Gray 御鐵灰兩種版本,Mecha Gray 中央可見浮雕 TUF 標誌、四角則有像是螺絲釘般的軍規風設計,筆電上蓋右側以雷雕呈現翼狀的「TUF」標誌與等寬直線,相較於前代的巨大 TUF 簍空字體無疑低調一些,不過磨砂質感的金屬表面稍微容易沾染指紋油漬。2022 年式的 TUF Gaming 全新機殼設計還比前一代小 4.5%,同時又不犧牲全尺寸鍵盤,感覺也不會過於緊湊。
而作為軍規系列,TUF Gaming A17 (2022) 則通過美國 MIL-STD-810H 耐用度測試,具備防撞、防震與抗極端溫度機能,筆電上蓋按壓起來沒有明顯下陷帶來的脆弱感,是可以放心地使用的。筆電尾端散熱口改走直條進氣壩設計,同時亦能看到內部的金屬銅管,筆電前端連同機身兩側導入錢袋沒有的橫條紋質感,使整體設計富層次感,而視訊鏡頭模組的凸出設計也讓掀蓋更為順手。
筆電連接埠則位於機身左右兩側,包括 DC IN 電源插孔、RJ45 乙太網路端子、HDMI 2.0b 插孔、USB 3.2 Gen1 Type-C、USB 3.2 Gen1 Type-C (支援 DisplayPort 1.2 與 G-Sync)、兩組 USB 3.2 Gen1 Type-A、3.5mm 複合式音源插孔與 Kensington Lock 防盜鎖。此外,筆電具備藍牙 5.2 與 Wi-Fi 6 (802.11ax) 無線功能。
TUF Gaming A17 (2022) 搭載 17.3 吋 IPS 等級的三面窄邊框防眩光面板,其中上邊框只有 7.6mm 寬、左右邊框則是 4.52mm,讓屏佔比提升至 83%。並具備 FHD 1920 x 1080 解析度、144Hz 螢幕更新率、25ms 反應時間,同時支援 Adaptive-Sync 與 FreeSync Premium,色域資料則是 62.5% sRGB、47.34% AdobeRGB,亮度為 250 尼特。
此螢幕規格大概就是「入門電競」等級、比 TUF Dash F15 還要來得低一點,比較適合預算有限、對視覺表現不太追求的玩家,不過在 15 吋的 TUF Gaming A15 則是提供有 QHD 165Hz DCI-P3 100%、FHD 300Hz sRGB 100% 的版本。至於螢幕上緣凸起的梯形視訊鏡頭模組,則是配置了 720p HD 相機以及雙陣列麥克風,比較可惜的是它不具備 IR 鏡頭,也不支援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登入功能。
TUF Gaming A17 (2022) 搭載具備 NumPad 獨立數字鍵的孤島式鍵盤,左上角獨立出 4 顆熱鍵(音量增減、麥克風關閉與 Armoury Crate 中控應用程式快捷鍵),感覺漸漸向 ROG 的西風之神靠攏,而鍵盤部上緣 X 字型的四向指示燈則是 2022 年式新機才有的設計,下緣也改為切齊,包括空白鍵和方向鍵都不再凸出。此外,鍵盤部也由去年的髮絲紋設計改為與 A 件一致的磨砂質感,個人覺得這樣不僅美觀、也比較不那麼廉價。
鍵盤受益於 1.7mm 鍵程與 Overstroke 技術,敲擊回饋感絕佳且聲音也不會太大,官方表示鍵盤可承受超過 2000 萬次的敲擊,在玩家常用的 WASD 鍵則採白色半透明鍵帽,開啟背光後四角會散發出燈效色彩。觸控板則取消前代的實體左右鍵,操作面積也增大了 26%,右上角更印有翼狀的 TUF 標誌加強細節,改變十分有感,實際去按壓左右下角沒有明顯的下陷,不會因為平價定位而出現做工不確實的情形
TUF Gaming A17 (2021) 的鍵盤只有單區 RGB 背光,發光亮度相當平均,並具有 4 段亮度調整,使用者可透過內建的 Armoury Crate 軟體的「燈光」設定,切換恆亮、呼吸、閃爍、彩色循環等 4 種不同的效果,也可創造多重裝置的組合燈效。
有別於 2021 年式的蜂巢狀散熱風口設計,在視覺上看起來較前代更為大器,表面採用是帶有粗糙觸感的仿石鐵氟龍 (Teflon) 塗層,這也令筆電更好持握而不易手滑,我個人相當喜歡,另外在底蓋靠近中間的位置還有一個紅色三角型橡膠軟墊,為低調的 D 件點綴上一絲亮點。轉開 12 顆螺絲(包括右下角的鎖扣螺絲)即可將底蓋卸下,拆機難易度可以說是前幾名簡單的,方便進行硬體的升級或簡單清潔。
筆電內部組件可見雙風扇、5 導熱銅管的散熱結構(前代為 4 導熱銅管),中央由隔熱貼覆蓋的則是兩個 SO-DIMM 記憶體和一個 SSD 固態硬碟,散熱貼的右側還有一個擴充用的 SSD 槽位。散熱系統導入了全新的「Arc Flow」84 葉、0.1mm 薄的風扇,可進一步使風流量提升達 13%,幫助高功率 CPU 散熱。而下方的雙喇叭則支援 Dolby Atmos 與 Hi-Res Audio 高解析音質,是 2021 年式所沒有的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