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從智慧型手機到掌上型遊戲機,幾乎所有產品都會推出多種顏色選擇,但若消費者不能挑選喜愛的顏色會怎樣?這正是新款 Kodak Charmera 的販售方式。
Charmera 迷你數位相機共有七種復古風格與色彩,但採盲盒包裝,購買時無法得知會拿到哪一款;單買一台售價 29.99 美元(約台幣 892.51 元),若想直接確保拿到全套顏色,則需花費 179.94 美元(約台幣 5,355.06 元)。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今年8月12日,今國光一則人事重訊引起產業與資本市場關注。根據公告,公司董事會決議自8月1日起,由副總經理吳國華出任新設立的技術長。吳國華擁有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電機與光學鏡頭雙博士學位,過去長期於美國企業任職,這次返台加入今國光,被視為公司強化國際化與技術戰略的重要一步。
今國光由董事長陳慶棋與前總經理周樑昌於1980年共同創立,45年來,陳、周兩大家族長期在董事會與經營團隊中共治。例如陳慶棋的兄弟陳慶賢、陳慶福都曾是董事會成員,周樑昌的兄弟姊妹周樑成、周正一與周碧卿,也分別歷任副董事長、董事與財務主管。
然而,這段「雙家族治理」的歷史已於2022年畫下句點。根據年報,周家成員已全面淡出董事會與管理層,如今今國光完全由陳慶棋與兒子陳義方父子檔掌舵,形成新的治理格局。
為了爭取國際手機大廠訂單,2016年陳慶棋斥資逾3000萬元,在台中七期CBD設立研發中心,象徵今國光邁入高階技術開發的新階段。同年,陳義方正式帶領研發中心,成為公司技術布局的核心人物。
不過,近年研發主管屢次更動:陳義方升任副董事長暨總經理後,研發中心先後由張谷源、張明偉接任,直到今年再由吳國華以技術長身份全面掌舵,顯示公司正在進行組織重整與技術升級。
外界更關注的是,這場人事佈局正好搭配今國光在新應用市場的突破。首先是遠紅外熱成像鏡頭:由旗下中國子公司華國光學主導,產品已獲全球無人機龍頭認證,也成功打入陸系大廠供應鏈,並開始出貨。過去兩年,公司為此投入逾新台幣3億元擴產。法人估算,遠紅外產品已佔華國光鏡頭出貨量七至八成,今年營收比重可望超過五成,並成為新的獲利支柱。
其次是機器人鏡頭。今年產業界傳出今國光切入供應鏈的消息。雖然放量至少還要兩年,但市場高度關注技術長的到任,是否正是為了強化這一塊的技術與商業突破。
長期以來,今國光毛利率長年徘徊在10%以下,經營壓力沉重。不過,今年第二季公司毛利率首度衝破15%,並成功轉虧為盈,讓市場燃起「拐點」想像。董事長陳慶棋樂觀預期,遠紅外鏡頭將帶來未來數年逾三成的年複合成長率,為公司開創新局。
回顧今國光發展,早年陳慶棋在日商佳能任職,憑藉嚴謹品質要求與日系人脈,帶領公司成為佳能與Tamron等重量級客戶的長期合作夥伴。如今,公司再度站在轉折點上:在傳統數位相機與單眼鏡頭業務穩定之外,積極跨足遠紅外與機器人鏡頭,試圖走出新藍海。
今年6月股東會上,陳慶棋仍重申對遠紅外市場的信心,並於8月重訊宣布發行第三次國內有擔保轉換公司債,用於償債與補充資金,以支撐業務擴張。
從兩大家族共治到父子檔領航,從傳統相機鏡頭到遠紅外與機器人新應用,今國光走過45年,再度迎來轉型時刻。
技術長吳國華的到任,正好為這場技術與組織重塑揭開序幕。接下來,公司能否把握住機器人與熱成像鏡頭的成長浪潮,翻轉長年低毛利困境,將是外界最關注的一場考驗。
轉載源自財訊
優酷3C收購網 實體店面 免費估價 現金收購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加入官方LINE 線上估價 ⇓⇓⇓⇓⇓⇓⇓⇓⇓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邑錡(7402)旗下自有品牌Brinno持續深耕縮時攝影市場,今年主打新品「雲端4K縮時相機BCC5000」,已在北美與歐洲取得訂單。法人指出,該產品結合雲端平台與AI建築工程應用,能穩定帶動新舊機種銷售,成為邑錡下半年營收的重要成長引擎。
邑錡規劃於9月荷蘭IBC國際廣電設備展,與Canon、SONY、RED等國際大廠同場展出,藉此重新布局歐洲市場,提升品牌能見度。法人分析,隨著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新品毛利率表現優於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邑錡有望在品牌業務比重逐步提升下,改善獲利結構 。
此外,邑錡也與北科大及網通大廠合作,研發低功耗邊緣AI相機,進一步開拓智慧工地與建築工程雲應用市場。法人看好,在「縮時攝影全球領導品牌」定位下,結合BCC5000新品效應與歐洲市場布局,邑錡品牌價值將再度放大,未來成長可期。
轉載源自moneydj
優酷3C收購網 實體店面 免費估價 現金收購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加入官方LINE 線上估價 ⇓⇓⇓⇓⇓⇓⇓⇓⇓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數位相機市場在歷經多年低迷後,2025年明顯回溫。日本相機暨影像產品協會(CIPA)最新統計顯示,全球數位相機2025年出貨量有望創下近五年新高。受惠於中高階新品熱銷、品牌廠策略轉型,以及年輕族群興起的自拍、錄影與復古風潮,包括亞光(3019)、佳能(2374)等光學廠營收紛紛走揚,下半年營運可望持續加溫。
據CIPA最新統計,2025年7月全球數位相機出貨量達86.7萬台,年增8.2%,已連續第15個月成長,累計前七月出貨量更達520.3萬台、年增15.1%。CIPA並預估,今年全年出貨量將達858萬台,創下自2020年以來新高;鏡頭需求同樣走強,2025年預估出貨1,056萬支,年增2.4%。
光學鏡頭業者分析,智慧型手機雖已高度滲透,但無法完全取代中高階相機在光學、感光元件、運動攝影等領域的性能優勢,再加上AI影像後製與傳輸功能導入,市場需求持續擴大。
另一方面,年輕世代熱衷自拍與錄影,並追求快速上傳社群的便利體驗,同時對復古相機展現高度興趣,尤其是具備經典外觀與膠片風格的數位新品,更受到青睞,成為拉動需求的新動能。
從台灣光學廠的營運表現也可嗅到市場端倪。亞光累計今年前八月營收已年增16%,公司看好數位相機及運動相機出貨量成長持續強勁,成為2025年營運強力支柱。
佳能2025年累計前八月營收則年增達40%,公司觀察到市場對混合式(Hybrid)相機需求升溫,產品不僅能拍攝靜態照片,也能即時錄影並上傳社群平台,貼合年輕世代的使用習慣。
從近期品牌廠動向來看也印證趨勢,據日本通路Map Camera統計,2025年7月新機銷售前十名中,由富士X Half奪冠。該機以數位復刻半格底片玩法,主打直向拍攝與2in1組圖功能,復古設計加上社群友善特性,成功吸引熱愛自拍與錄影的年輕族群。
混合式相機方面,繼Sony推出FX30消費級電影機搶市,Canon則預告9 月9日將發表新款Cinema EOS。業界指出,混合式相機能同時拍攝高品質照片與影片並即時上傳,正成為新世代用戶主流選擇。
而華晶科(3059)與佳能同樣原先以數位相機為主要營收來源,不過近年已逐步轉型成AI視覺解決方案供應商,雖營運重心已非數位相機,比重持續下降,不過2024年數位相機產品佔營收仍有30%,因此也有望在此波相機復興潮下受惠。
轉載源自moneydj
優酷3C收購網 實體店面 免費估價 現金收購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加入官方LINE 線上估價 ⇓⇓⇓⇓⇓⇓⇓⇓⇓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光學廠亞光(3019)公布2025年8月營收24.67億元,月增14.8%、年增2.04%。受惠數位相機與運動相機需求持續放大下,亞光對下半年營運展望樂觀。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先前指出,目前客戶需求穩定成長,多家大客戶均有擴大下單計畫,雖然全球經濟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但亞光仍對後市保持正向看法。
在產品布局上,亞光的數位相機完整機型由公司自行開發,具備品質穩定與生產效率優勢,毛利率表現優於整體產品平均。出貨量上,2023年出貨86萬台,2024年達136萬台,截至2025年7月已出貨超過160萬台,全年成長趨勢明確。運動相機方面,亞光主要供應鏡頭,客戶在年初設定出貨量翻倍的目標,市場需求可望進一步推升公司業績。
法人預期,第三季營收可望年與季雙成長,毛利率也有望較第二季的20%提升,主因在於數位相機產品的毛利表現佳,在出貨量持續成長下,具支撐力。亞光累計2025年前八月營收為169.32億元,年增16.4%。
轉載源自moneydj
優酷3C收購網 實體店面 免費估價 現金收購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加入官方LINE 線上估價 ⇓⇓⇓⇓⇓⇓⇓⇓⇓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YASHICA 先後在KS與Makuake群募,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雖然在智慧型手機拍照的強大壓力下,數位相機市場愈來愈小,但特定需求的設計,還是會有不少人買單。而YASHICA 這次所推出的FX-D ,主打的是「底片體驗數位化」,結合底片攝影的獨特美感與數位攝影的便利性。這個系列包含了三種不同型號,分別為 FX-D 100、FX-D 300 與 FX-D S300,滿足不同使用者需求。
FX-D 系列的設計靈感來自 YASHICA FX-3 傳統單眼相機,對於相機迷來說,或多或少應該知道這款。FX-3在當時可以說是超高CP值的產品。不少人就是以YASHICA FX-3 2000 SUPER 加上 CONTAX 50MM T* F1.7組合入門,然後逐漸陷入敗家深淵的。採用Contax/Yashica鏡頭接環的YASHICA FX-3 2000 SUPER,能夠號稱蔡斯味的經濟艙絕對不是浪得虛名的。
而FX-D最核心的賣點,就是在於雙重拍攝模式。只要切到底片模擬模式下,使用者就需要像傳統底片機一樣,在每次拍攝後需要用手撥動過片桿,才能按下快門進行下一次拍攝,這種設計目的在於鼓勵使用者放慢腳步,更專注於構圖與當下。相機內建多種底片模擬效果,使用者也可自訂參數並儲存為個人專屬的「底片配方」。
需要用手撥過片桿才能拍照的設計靈感,會讓人想起遙遠的21年前 Epson 推出的旁軸數位相機R-D1。不過YASHICA對於「傳統與數位結合」這個觀點所花的心力遠比其他廠商為高,2017年YASHICA在KS上做Y35的群募,除了要用手撥過片桿的設計之外,還提出了「數位底片」的概念。 若需要拍不同風格效果的數位相片,需要換所謂的「數位底片」模組,而且Y35也沒有LCD,所以也無法觀看拍下的照片,非常向傳統概念靠攏。
雖然FX-D沒有使用數位底片(這真的非常不方便),但可以看得出來YASHICA對於底片的論述與操作是非常重視的,在FX-D中,數位相片的風格,完完全全都是以底片的模擬來設計的。
不過要插播一下,2017年群募的YASHICA Y35 在出貨之後,產品評價也相當有爭議性, 在這邊就不多做說明,有興趣自行搜尋。在這邊提出FX -3 、R-D1以及Y35,是想要說明FX-D系列商品的設計不是憑空出現的,是有它的脈絡與演變的。
當然,如果不想使用底片模擬模式,FX-D 系列也具備標準的數位模式,提供快速便捷的拍攝體驗,使用者能隨時切換模式,以應對不同場景。FX-D 100 搭載 1,300 萬畫素感光元件並支援數位防手震(DIS)與手動對焦(MF),而 FX-D 300 與 FX-D S300 則採用 5,000 萬畫素感光元件,並支援光學防手震(OIS)與即時自動對焦(RTAF)。其中,FX-D S300 為應社群回饋而開發,特別加入了電子觀景窗(EVF),提供更沉浸式的拍攝感受。
為了方便使用者,FX-D 系列相機配備 180 度翻轉螢幕與 YASHICA 專屬應用程式,方便無線傳輸照片至手機。在規格方面,YASHICA 表示 FX-D 300 和 FX-D S300 有望支援 RAW 格式,而 FX-D 100 的 RAW 格式支援則仍在評估中。
轉載源自cool3c
優酷3C收購網 實體店面 免費估價 現金收購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加入官方LINE 線上估價 ⇓⇓⇓⇓⇓⇓⇓⇓⇓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Nikon 宣布推出銀色版的 Zf 全片幅無反相機,結合經典底片機的鍍鉻質感與現代數位相機的性能,並導入多款皮革換色選項與「底片顆粒效果」韌體更新,提供創作者兼具視覺魅力與影像風格的多重選擇。
Nikon Zf 自 2023 年誕生以來,已受到市場高度肯定,尤其是其對 Nikon 經典底片相機設計語彙的致敬。不過先前僅推出黑色機身,對部份攝影愛好者而言似乎有些缺憾。這個心聲 Nikon 聽到了,在 Zf 問世的兩年後,決定推出眾所期待的銀色版本。該版本最主要特色就是機身採用鍍鉻設計,帶來逼真的金屬光澤與視覺質感,猶如重現傳統相機的工藝樣貌,喚起攝影愛好者對歷史影像文化的共鳴。
為滿足使用者對機身外觀的自我詮釋需求,Nikon 為 Zf 銀色版本提供三款新皮革顏色:壓紋干邑啡色(Cognac Brown)、藍綠色(Teal Blue),以及粉紫色(Mauve Pink)。這些色調與銀色機身相互映襯,不僅彰顯低調典雅,也讓使用者可按個人品味選擇機身風格。此外,這些皮革顏色也支援原先的黑色 Zf 機型,更擴展了自訂可能性。
Nikon 同時宣布將於今年內發布韌體更新,帶來全新的「底片顆粒功能」,可在靜態圖像與影片中加入顆粒質感。使用者可依場景需求,在三段顆粒尺寸與六段強度之間調整,使影像更貼近底片質感。此功能也能與 Nikon 自行設計的 Imaging Recipes(成像配方)與 Picture Control(影像控制)搭配使用,進一步提升個人影像風格呈現彈性。
Nikon Zf 銀色版本預計將在 2025 年年底前推出,單機身的海外建議售價較黑色版本貴了 100 美元,達 2,296 美元(約 NT$ 70,400)。至於台灣的上市日期和建議售價,還有待代理商國祥實業公布。
轉載源自T客邦
優酷3C收購網 實體店面 免費估價 現金收購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加入官方LINE 線上估價 ⇓⇓⇓⇓⇓⇓⇓⇓⇓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有國外媒體聲稱已經收到一張 Canon EOS R7 Mark II 的實機照片,但礙於尚未獲得公開許可,故只能透過文字敘述描繪該新產品的外觀重點,並可能於未來四到六個月內正式亮相。
雖然暫時還看不到 EOS R7 Mark II 的實體機身照,但是據可靠消息來源透露,EOS R7 Mark II 的尺寸明顯比現行 EOS R7 更大。同時電子觀景窗的隆起區域也有增加,推測其放大倍率和明亮度或許將有所提升。操作方面,據聞搖桿已被移至較為常規的位置,而翻轉螢幕的設計似乎也有調整,目前觀察到它能上下掀翻,但尚未確認是否保留 Canon 慣用的側翻結構。
▲ Canon EOS R7 機身背面。
雖然 Canon 全片幅與 APS-C 系統共享 RF 接環,但根據外媒收到的照片,顯示其搭載的是 RF-S 鏡頭,這意味著 EOS R7 Mark II 確定維持 APS-C 定位,而非全片幅 EOS R6 系列產品。當中值得注意的是,機身上方並未看到設有機頂螢幕,這個部份倒是維持與 EOS R7 相同的設計,但對比單眼時代的 EOS 7D 系列,沒有機頂螢幕多少也讓 “專業性” 的形象稍打折扣。至於先前流傳的可能取消機械快門設計傳聞,目前仍無法有效確認。
最後是關於 EOS R7 Mark II 的發表時間,仍停留在不確定的狀態。根據現階段消息,它有望於 4~6 個月內現身,但究竟只是產品正式發表,還是進一步的市場上市,目前仍不得而知。另一方面,Canon 預計於下週推出全新的 Cinema EOS 產品,外界普遍認為屆時不會同時發布 EOS R 系列新機,因此 EOS R7 Mark II 的正式登場時間仍需再等待。
轉載源自digiphoto
優酷3C收購網 實體店面 免費估價 現金收購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加入官方LINE 線上估價 ⇓⇓⇓⇓⇓⇓⇓⇓⇓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近年相機市場再度蓬勃發展,比起以往一昧追求拍攝性能、畫質,如今更吸引了一群全新買家。根據日本知名通路 Map Camera 統計 7 月新機銷售 Top 10 排行榜,結果意外的是由富士 X Half 一舉奪下冠軍。
富士 X Half 於今年五月發表之後,在全球引起高度話題,其以數位的形式復刻了底片相機的玩法。本身採用 1 吋感光元件搭配等效 35mm 焦距、F2.8 光圈的定焦鏡頭,畫質表現僅略優於手機一點,但最核心的是預設以「直向」拍攝為主軸,更加入了半格底片機的特色,可以啟用「2in1 組圖功能」,將兩張直式構圖照片合成為一張組圖,是充滿復古情懷與趣味的相機。
儘管上市後評價兩極,有人認為效能、畫質表現平庸,但亦有許多人就是喜歡底片的拍攝體驗。
從整體排名來看,輕巧相機更是當今主流!排名第二的 Sony α7C II 也是以輕巧機身為亮點,並且還提供全片幅感光元件的頂級畫質,以及可更換鏡頭的彈性。另外,富士知名的隨身相機 GR IIIx 買氣依舊不減,名列第四名,而在外型與輕巧性上同樣受到讚許的富士 X-M5、OM SYSTEM OM-5 Mark II 則分別位居第 5、7 名。
完整排名可參考下表:
轉載源自自由時報
優酷3C收購網 實體店面 免費估價 現金收購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加入官方LINE 線上估價 ⇓⇓⇓⇓⇓⇓⇓⇓⇓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RSF)的統計,自2023年10月加薩戰爭爆發以來,至今累計至少220名記者喪生,而且幾乎都是死於以色列軍隊的攻擊行動。從上周8月25日以色列發動「雙重打擊」造成多名記者身亡後,再次引起國際社會和新聞機構的譴責。無國界記者組織也串連了70多個國家、共257家新聞機構,公開聲援遇害的記者,並且預計在9月1日以暫時關閉版面的形式表達哀悼。在不幸殉職的記者中,33歲的記者瑪麗安.達加(Mariam Dagga)在加薩的醫院遺留了一台工作用相機,成為了這場悲劇最直接而沉痛的見證。
2025年8月25日,33歲的記者瑪麗安.達加在以色列對加薩走廊南部納瑟醫院的「雙重打擊手法」襲擊中殉職。這種戰術是先發動第一次襲擊,待記者、醫護人員和救援人員趕往現場後,再發動第二次襲擊,以造成更多傷亡。
達加的死訊震驚了國際社會,而後她擁有的一台相機被人發現,上面血跡斑斑、布滿塵土,畫面很快就透過新聞媒體發送,儼然是新聞記者遇害的血腥見證。
達加是一位充滿熱情與勇氣的記者。在加薩戰爭爆發後,她積極與多家國際媒體與組織合作,其中包括《美聯社》、《獨立報》阿拉伯文版以及無國界醫生等。她的報導專注於加薩平民的苦難與受害者的聲音。
在達加的鏡頭裡,記錄了加薩當地醫院如何在飢荒的情況下搶救兒童,以及因營養不良而夭折的5歲孩童賈邁勒.納賈爾(Jamal al-Najjar)被溫柔裹屍的畫面,以及數十名男子在南部加薩為爭奪稀缺援助物資而奮力擠搶的景象。
無國界醫生曾委託達加協助採訪報導,收集前線人員與病患的故事,包括陪伴營養不良孩子的家庭和冒險就醫的孕婦。她的同事形容她「友善、溫和、對工作充滿熱情」,並且無畏地在加薩最危險的區域進行報導。《獨立報》阿拉伯文版更是讚揚她以「罕見的誠實和勇氣」,傳達平民的苦難。
達加的職業生涯始於一場個人悲劇。2018年「大回歸遊行」期間,以色列部隊向抗議者開槍,造成超過220人死亡。她拍攝了一名被槍殺抗議者的死亡畫面,事後才發現那名抗議者竟是她的親兄弟。即便經歷了如此深切的個人損失,她從未停止報導這場持續了22個月的戰爭。
達加的同事形容她「友善、溫和、對工作充滿熱情」,並且無畏地在加薩最危險的區域進行報導。《獨立報》阿拉伯文版更是讚揚她以「罕見的誠實和勇氣」,傳達平民的苦難。 圖/美聯社
在加薩這樣隨時可能遭遇不測的戰地,撰寫遺囑已成為記者的「新常態」。達加也不例外,她留下了兩份遺囑,一份囑咐親友不要在她的葬禮上哭泣,並花更多時間陪伴她的遺體,與她說說話;另一份則是寫給她13歲的兒子蓋斯(Ghaith),她期望兒子能變得傑出,讓她感到驕傲。
蓋斯在戰爭初期就被撤離加薩,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父親同住,與母親達加已經一年半沒有相見。達加經常在社群平台上發文懷念家人和孩子,在遇襲前的最後一則貼文中寫道:「當你最珍貴的東西被塵土掩埋,你才會意識到生命是多麼脆弱、多麼微不足道」。
阿爾及利亞駐聯合國大使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手持達加的照片,聲音哽咽地朗讀了她寫給兒子的信:
「蓋斯,你是媽媽的心肝寶貝。我死了,我希望你為我祈禱,不要為我哭泣…我希望你永遠永遠不要忘記我。我盡一切努力讓你快樂安全,等你長大、結婚了,有了女兒,就給她取名瑪麗安,以我的名字命名。」
聯合國大使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手持達加的照片,聲音哽咽地朗讀了她寫給兒子的信: 圖/路透社
加薩記者的集體殉職:雙重打擊的殘酷現實
達加的殉職,也再次凸顯了在加薩採訪的記者們,所面臨的危險處境。2025年8月25日當天,以色列對納瑟醫院發動了「雙重打擊」。這場襲擊共造成至少20人死亡,其中包括五名記者、醫護人員及救難人員。殉職的記者包括:
《路透社》特約攝影師馬士禮(Hussam al-Masri),他在第一次襲擊時透過現場影片即時報導,影片突然中斷後身亡。
《半島電視台》平面攝影記者薩拉瑪(Mohammad Salama)。
自由記者塔哈(Moath Abu Taha),他曾為路透社供稿。
《中東之眼》記者阿齊茲(Ahmed Abu Aziz),他曾在中東之眼專欄中提到,戰爭期間他已失去許多同事,自己在加薩的家園也被摧毀,感覺自己是孤獨留在現場的人,最後自己也不幸成為罹難者。
8月25日同一天稍晚,巴勒斯坦《新生活報》的記者杜漢(Hassan Douhan)在汗尤尼斯(Khan Younis)另一起襲擊中被以色列部隊射殺,使得同日殉職的記者人數增至6人。
對於此次襲擊,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Netanyahu)形容為「悲傷的意外」,並表示軍方正在調查。以軍發言人稱對「無關人員受傷表示遺憾」,並強調「不會刻意針對記者」。以色列媒體報導稱,以軍目標是屋頂上哈瑪斯設置的監視器,聲稱哈瑪斯利用包括醫院在內的民用基礎設施進行監控。
然而,這種說法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巴勒斯坦新聞供應社(Palestinian Journalists Syndicate)批評以色列「公開向自由媒體開戰、恐嚇記者,阻止他們履行自己向世界揭露以色列罪行的職責」。美聯社和路透社發表聯合聲明,強調醫院受國際法保護,記者當時正在醫院執行關鍵的報導工作。保護記者委員會(CPJ)則指出,以色列的行為是「蓄意殺害和壓制記者最致命的行動」。
自加薩戰爭爆發以來,記者殉職的人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場戰爭已成為「近代以來對媒體最致命的戰爭」。保護記者委員會(CPJ)的數據顯示,自2023年10月7日戰爭開始以來,已有至少189至192名巴勒斯坦記者被以色列殺害,這一數字遠高於俄烏戰爭中死亡的記者人數。而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的統計,至今累計至少220名記者喪生,這也讓《衛報》社論指出「記者正被抹去」。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批評,「能夠報導加薩兒童在飢荒中默默死去的最後一批聲音,現在也逐漸消失了」。無國界記者組織呼籲召開緊急聯合國安理會會議,審查以色列違反聯合國保護衝突當中記者的問題。外國新聞協會(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強調,現在是「分水嶺時刻」,呼籲國際領導人盡一切努力保護新聞人。
由於以色列禁止外國記者進入加薩,當地記者和協調員成為將加薩真相傳遞給世界的唯一管道。他們在極端艱困的環境下工作——飢餓、疲憊、為家人尋找食物,從瓦礫中搬運屍體,或協助受傷的親人尋找庇護。許多人與摯愛分離,許多人已埋葬了親人。這些記者也知道,作為戰爭的見證者,會增加他們的生命危險。
然而這些當地記者和協調員往往缺乏與國際記者同等的保護,包括戰地報導培訓、安全設備、保險和風險評估程序。在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上,當地記者和協調員在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方面幾乎沒有任何支持。他們常常被迫處於危險境地,卻沒有危險環境培訓或醫療保險,而且薪酬微薄。
國際法規定記者在衝突區應受平民保護,然而,這些法律並沒有針對記者需求提供具體保護。媒體組織、媒體權利團體和各國政府一直要求以色列採取更多預防措施保護加薩記者,並調查像達加死亡這一類的事件。然而,除了發表聲明、遊說以色列允許撤離、並要求外國記者進入加薩外,媒體組織其實也很難為在加薩的新聞工作者提供更多實質幫助。
外國新聞協會將此刻定為「分水嶺時刻」。這是一個提醒國際社會,記者是「戰爭之眼」,是真相的傳遞者,他們的生存權和工作權必須受到捍衛。如果沒有新聞記者,世界將陷入資訊的黑暗,戰爭的暴行將無人知曉,平民的苦難將被漠視。
轉載源自轉角國際
優酷3C收購網 實體店面 免費估價 現金收購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加入官方LINE 線上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