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為何衰敗?分析:因智慧手機流行 而非數位相機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柯達公司被數位時代打敗,但柯達公司出產的電影底片,仍占有優勢。(美聯社)

柯達(Kodak)衰落原因為何,一般認為是數位相機科技興起之際沒能抓住潮流。不過,YouTube頻道「黑暗中的歷史」(History in the Dark)紀錄片分析,柯達在數位技術領域其實走在前端,2005年時美國數位相機銷售第一名就是柯達。問題在於,柯達關注於消費市場,推出Kodak Easy Share系列傻瓜相機,智慧型手機問世卻對柯達公司的前途造成巨大且嚴重的打擊,尤其是蘋果公司(Apple)的iPhone。

販賣數位相機與販賣底片相機差別極大,因為消費者一旦購買數位相機,就再也不需要底片市場。消費者不需要向柯達公司購買底片,也不需要再向柯達公司購買任何產品,至少不像以往那般經常購買。

柯達公司雖然風光不再,但如今仍在電影產業擁有一席之地,膠捲相機在文青及復古風愛好者推動之下則再次流行,柯達的黑白膠捲2024年甚至增加產量,包括高人氣產品Tri-X 400黑白膠捲。

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成立於1892年,但公司歷史可追溯至1879年,當時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取得第一項平板塗層機專利。1888年,伊士曼以25美元推出第一台柯達相機。

當時受限於技巧及裝備方面的要求,攝影並不普遍。柯達相機的設計重點是讓攝影更趨於大眾化,伊士曼推出廣告口號是:「你只要按下快門就好,其他的我們搞定。」

沒有意涵的「柯達」一詞從何而來?柯達公司說,這來自伊士曼自行的創造。伊士曼曾說非常喜歡字母K,感覺強而有力、敏銳鋒利。

柯達在相機及膠捲生產上締造了長達一個世紀的成功,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統計,1970年代期間,柯達一度擁有美國90%的膠捲市場及85%的相機銷售。

不過,強大的市占率隨著柯達的新發明而未能持續:柯達在1975年推出第一台數位相機,但後來未能掌握數位潮流,更在2012年申請破產保護。

轉載源自聯合新聞網

優酷3C收購網 實體店面 免費估價 現金收購

收購相機 高價收購相機 回收收購相機 相機 相機回收 二手相機 全新相機

加入官方LINE 線上估價 ⇓⇓⇓⇓⇓⇓⇓⇓⇓

***返回收購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