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tro Lite 16全新推出的烈焰紅限定款,以搶眼的紅色為主要識別,搭配未來感十足的3D光芒設計,營造濃厚的電競氛圍
Nitro Lite 16僅重1.95公斤,性能與便捷並重。
Nitro Lite 16全新推出的烈焰紅限定款,以搶眼的紅色為主要識別,搭配未來感十足的3D光芒設計,營造濃厚的電競氛圍,展現出Gamer的獨特性格。此外,16吋的Nitro Lite 16僅重1.95公斤,性能與便捷並重,堪稱是輕量級猛獸,讓你參加LAN party毫無負擔,征服每一場精彩對決。
Nitro Lite 16巧妙配置的出風口,外型俐落並兼具卓越的散熱效果。
漂亮紅色機身以精緻工藝打造,蘊藏頂級的電競效能,巧妙配置的出風口,外型俐落並兼具卓越的散熱效果。
Nitro Lite 16滿足電競玩家需求,I/O 包含USB 3.2 Type C、USB Type A連接埠、一個HDMI連接埠與3.5mm耳機孔。
Nitro Lite 16滿足電競玩家需求,I/O 包含USB 3.2 Type C、USB Type A連接埠、一個HDMI連接埠與3.5mm耳機孔。
在 I/O 介面部分,Nitro Lite 16滿足電競玩家需求,包含USB 3.2 Type C、USB Type A連接埠、一個HDMI連接埠與3.5mm耳機孔,能夠連接周邊裝置,並支援Wi-Fi 6,確保玩家隨時保持連線,暢玩遊戲不間斷。
Nitro Lite 16配備16吋的16:10屏佔比WUXGA 1920 x 1200解析度螢幕,擁有極速180Hz的螢幕刷新率和3毫秒反應時間,呈現流暢清晰的視覺效果。
螢幕更具備鮮豔的 sRGB 100% 廣色域,真實還原遊戲色彩。
Nitro Lite 16配備16吋的16:10屏佔比WUXGA 1920 x 1200解析度螢幕,擁有極速180Hz的螢幕刷新率和3毫秒反應時間,呈現流暢清晰的視覺效果,大幅降低螢幕殘影和破圖機率降,使遊戲畫面更加真實生動,螢幕更具備鮮豔的 sRGB 100% 廣色域,真實還原遊戲色彩,讓玩家完全掌握遊戲中每個細節。
Nitro Lite 16鍵盤上以紅色標出W、A、S、D鍵,凸顯玩家最常用的操控鍵,操作更直覺。
呼應烈燄紅機身,Nitro Lite 16鍵盤上以紅色標出W、A、S、D鍵,凸顯玩家最常用的操控鍵,在遊戲直覺操作,讓你第一時間掌握戰場。
1920 x 1080 FHD前鏡頭具備隱私遮罩,可確保線上畫面清晰,在不使用攝影機的情況下,也能同時保障隱私安全。
Nitro Lite 16同時整合了Windows Copilot智慧助理功能,提供玩家便捷高效的AI體驗,只要按下專屬「Copilot按鍵」立即啟動 Windows Copilot。
Nitro Lite 16同時整合了Windows Copilot智慧助理功能,提供玩家便捷高效的AI體驗,只要按下專屬「Copilot按鍵」立即啟動 Windows Copilot。
無論是進行遊戲數據分析、查詢相關密技或是徵求命名遊戲ID靈感等,皆能迅速獲得解答。
除了強勁電競效能之外,Nitro Lite 16同時整合了Windows Copilot智慧助理功能,提供玩家便捷高效的AI體驗,只要按下專屬「Copilot按鍵」立即啟動 Windows Copilot,無論是進行遊戲數據分析、查詢相關密技或是徵求命名遊戲ID靈感等,皆能迅速獲得解答。
Nitro Lite 16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3050系列顯示卡,運用人工智慧渲染 NVIDIA DLSS 3.5 等最新技術,效能大躍進。
光線追蹤可模擬真實的光線特性,為視覺效果最強烈的3A大作帶來即時且具備電影質感的光影表現。
Nitro Lite 16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3050系列顯示卡,運用人工智慧渲染 NVIDIA DLSS 3.5 等最新技術,效能大躍進,其中光線追蹤可模擬真實的光線特性,為視覺效果最強烈的3A大作帶來即時且具備電影質感的光影表現,再加上極速180Hz的螢幕刷新率和3毫秒反應時間,不管是玩速度感十足的賽車遊戲,或是第一人稱的射擊遊戲,都絲毫無殘影,帶來流暢沉浸的遊戲體驗。
Nitro Lite 16支援Wi-Fi 6高速連線,提供穩定快速的傳輸速度,追劇超順暢。
Nitro Lite 16支援Wi-Fi 6高速連線,提供穩定快速的傳輸速度,讓你不管是激烈遊戲還是追劇看片,都能順暢維持網路連線。
「Nitro Lite 16」烈焰紅限定款電競筆電,搭載Intel Core i5處理器與GeForce RTX 3050顯卡、180Hz高螢幕刷新率等優勢規格,輕量級1.95公斤只要3萬元有找。
具備16吋大螢幕的「Nitro Lite 16」烈焰紅限定款電競筆電,搭載Intel Core i5處理器與GeForce RTX 3050顯卡、180Hz高螢幕刷新率等優勢規格,讓玩家體驗前所未有的遊戲體驗,輕量級1.95公斤與3萬元有找的親民售價,是新手玩家暢玩3A遊戲大作的第一首選!
根據分析師 Jeff Pu 最新報導,Apple 正準備進軍摺疊裝置市場,並計劃在 2026 年下半年開始量產兩款全新型號。其中一款為 7.8 吋的摺疊 iPhone,另一款則是一台 18.8 吋的摺疊裝置,被 Pu 形容為 MacBook 與 iPad 的混合體。
8.8 吋摺疊裝置可能搭載 macOS
這款 18.8 吋的摺疊裝置預計將定位為筆記型電腦級產品,與現有的 iPad Pro 系列有所區別。Pu 認為,該裝置更可能使用 macOS,而非 iPadOS,這將使其成為 Apple 首款真正意義上的觸控 Mac。這一推測與近日《彭博》記者 Mark Gurman 在其 Power On 網誌中的分析相呼應,Gurman 指出 Apple 計劃在 iOS 19 與 macOS 16 引入重大設計變革,為摺疊裝置與觸控 Mac 奠定基礎。
觸控 Mac 仍未明朗
儘管市場對 Apple 可能推出觸控 Mac 充滿期待,但目前尚無確切消息顯示該產品會在 2026 年正式登場。Jeff Pu 的報導部分參考了《華爾街日報》近期的分析,該報導稱 Apple 計劃推出的 18.8 吋裝置「將作為筆記型電腦使用」,但並未明確指出它將運行 macOS。因此,Jeff Pu 的預測仍存變數,Apple 是否真的計劃進軍觸控 Mac 領域仍待觀察。
摺疊裝置的未來發展方向
目前,Apple 對於摺疊裝置的研發仍處於早期階段,外界對於這兩款裝置的硬體規格、使用場景與價格仍然充滿未知數。不過,若 Apple 成功推出摺疊 iPhone 與 18.8 吋的筆電級摺疊裝置,將可能對市場帶來重大影響,甚至重新定義摺疊裝置的發展方向。
除了遊戲效能的提升,GDDR7 記憶體的採用也可能與 NVIDIA 對 AI 運算能力的重視有關。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開始利用 GPU 進行 AI 運算,例如影像處理、語音辨識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GDDR7 記憶體的高頻寬和低延遲特性,使其非常適合用於加速 AI 運算,這意味著 RTX 50 系列筆記型電腦 GPU 不僅可以提供出色的遊戲體驗,還可以勝任各種 AI 相關的任務。
Apple Silicon 的開發大致是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首先,每年 9 月都會發表一款新的 iPhone 機型,A 系列晶片組每年都會更新。不過,台積電的晶片組製造技術是否能跟上更新的速度又是另一個考量。對於 Apple 而言,iPhone 是每年都必須更新的產品,但每年更新一次 Mac,尤其是高端機型,則過於頻繁。
這一點在新款 Mac Studio 機型中尤其明顯,雖然中低階機型搭載了 M4 Max 晶片,而高端機型則搭載了 M3 Ultra 晶片,顯得有些不合常理。尤其根據 Apple 表示,M4 Max 的處理能力非常強大,適合音樂製作、影片編輯和編碼等用途。而 M3 Ultra 則支援最多 80 核心 GPU 和 512GB 的記憶體空間,適合處理大型數據庫、運行大規模語言模型(LLM)。
根據了解,M4 Max 並未搭載 M3 系列中存在的多顆晶片連接技術「UltraFusion」,這也意味著基本上無法開發出相當於「M4 Ultra」的晶片。因此才會導致高端機型使用前代升級晶片的情況。
Apple Silicon 規格
Apple Silicon 的開發通常是從 A 系列開始,接著進入 M 系列、M 系列「Pro」版本、M 系列「Max」版本,以及 M 系列「Ultra」版本。不過這可不僅僅只是更新而已,Apple 必須針對所需實現的數據傳輸速度,進行獨特的設計。舉例來說,M2 中搭載了「媒體引擎」,以應對媒體內容的處理。M3 中則加入了 AV1 解碼器、M4 進一步增加了動態緩存功能和硬體加速光線追蹤等專用電路,這些設計都是針對高負載處理而特別打造的。
在 A17 Pro 發布一年半後,M3 Ultra 才出現。因此如果繼續沿用這種命名方式,當最高端機型發布時,這款晶片可能已經稍顯過時。
對於硬體設備有些許了解的人都很清楚,晶片組的命名也同樣值得關注。因此,Apple 習慣性將最新開發的高端晶片優先搭載在 MacBook Pro 和 Mac Studio 上。由於生產量的限制,較難將最新晶片首先搭載在銷量最高的 MacBook Air 上。
M1 和 M2 分別首次搭載在 MacBook Air 上,但隨著 15 吋 MacBook Air 機型在 2023 年推出後,Apple 沿用了 M2 版本的 MacBook Air 兩年,使 MacBook Air 的銷量進入了兼容同代晶片組的時期的後半段。
儘管搭載 M4 的 MacBook Air 機型發布的時間較晚,但這也足以證明 MacBook Air 即使不是最先應用新版晶片的產品,受歡迎的程度仍不容小覷。尤其這款產品更需要大規模的產量供應,Apple 將其更新安排在年度計畫的後半段,並在晶片供應量得以增長後才予以生產。
以上就是 MacBook Air 較晚搭載 M4 晶片的原因。
「MacBook Air M4」實測評價
今年 MacBook Air 的最新顏色是天藍色。實體是一個非常接近淺銀色的淡藍色,比 iPad Air 的藍色更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