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雖然很多人注意到 Apple 的 Vision Pro,但其實真正對用戶來說更有意義的,是 15 吋 Macbook Air 終於推出,該型號代表了 Apple 終於提供了一款相對平價又具有大螢幕的筆電,不再需要讓用戶去採購更加昂貴的 Macbook Pro,也就節省了許多經費。不過這台筆電的問世也是十分艱難,在Apple 還採用 Intel 處理器時,就曾規劃過大螢幕筆電,但卻中途胎死腹中。如今透過 Apple 高層接受 Inc. 雜誌採訪時,才暴露了這段過往。
上個月雖然很多人注意到 Apple 的 Vision Pro,但其實真正對用戶來說更有意義的,是 15 吋 Macbook Air 終於推出,該型號代表了 Apple 終於提供了一款相對平價又具有大螢幕的筆電,不再需要讓用戶去採購更加昂貴的 Macbook Pro,也就節省了許多經費。不過這台筆電的問世也是十分艱難,在Apple 還採用 Intel 處理器時,就曾規劃過大螢幕筆電,但卻中途胎死腹中。如今透過 Apple 高層接受 Inc. 雜誌採訪時,才暴露了這段過往。
現在來看 Macbook Air 15 自然可以想到 Apple 當年的目標,首先大螢幕也得有高效能,續航力更是需要有更高的水準。而 Laura Metz 在訪談中也提到,當時 Apple 非常需要一款比 13 吋 Macbook Air 更大螢幕的機種,因為這也是買家對 Apple 的期待。雖說還有 16 吋 Macbook Pro 可供選購,但價格實在昂貴,若非對效能有更高要求,比起攜帶性更常在辦公桌上使用,否則一般不太可能考慮到這台筆電上。
對 Apple 來說,抓準客戶心理並推出用戶迫切需求的產品,才能讓 Apple 這個品牌始終在用戶中有著極大意義。既然用戶需要輕薄且大螢幕的產品,那麼 15 吋 Macbook Air 自然就有開發的熠耀。
現今的電腦市場上,有許多廠商都推出過 15 或 16 吋機種,有些或許是因為用戶需要更多鍵位的鍵盤,有些或許是為了電競玩家而生。習慣了大螢幕機種後,再看到 13 吋的 Macbook 自然就少了點吸引力。就算 13 吋 Macbook Air 或 Pro 相對適合攜帶,對常出差或以旅遊為業的人很有用處,但小螢幕對工作生產力來說實在略顯不足。對眼光獨到的 Apple 而言,用 ARM 架構的自家晶片作為新機的核心,可謂水到渠成。